全球2000+节点无盲区覆盖,注册即可免费使用

富士康把生产线转移出国门,有人却阴阳怪气地把错误归咎于我们身上,还拿马云的话说事:我们把地主赶走了,农民也没有富起来。意思就是说我们赶走了富士康。说这话的人,完全就是驴头不照马嘴,逻辑感人,我们什么时候赶富士康了?什么时候斗富士康了,这些人把富士康比作地主,是不是就默认了他的为富不仁?

那富士康出走和我们到底有没有关系?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,没有。首先,你放眼看看,全世界那么多地方,我们营商环境也是数一数二的。你对比下印度你就知道了,我们有多好!还记得郭台铭那话吗?说他给大陆赏饭吃,好像没有富士康,大陆就要饿死投资圈有句话,风口上,猪都能飞。意思就是机会来了,谁都有可能成功。但郭台铭似乎没搞懂,他觉得这全是自己的功劳,大陆给的好政策、补贴、扶持啥的,他却视而不见,反倒觉得是自己恩赐大陆似的。咱们回顾一下,各低方为了招揽富士康,给了他多少好处,那可是真金白银地拿。2005年,富士康以鸿海中国的名义,在陆家嘴拿到了黄金地块,合同上写的土地面积1万平米,建筑面积5万平米,结果真建的时候超了,成了8万平米。这多出来的面积怎么算?卖出去得多少钱啊?

2009年,重庆市不惜将解放碑的黄金地段国泰广场献给富士康,这地方,普通地产商,想都不敢想。郑州富士康呢,当年人手不够,河南动用了行政力量,从乡镇到公务员,人人上阵去富士康打螺丝,还被纳入了考核,可见对富士康的支持到了何种地步。税费方面呢,一般企业交25%的企业所得税,富士康却因为“高科技”身份,享受15%的优惠税率。这一切,难道是富士康单枪匹马能够做到的吗?没有上头的大力支持,没有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拥护,富士康能从苹果、惠普手里拿到那么多订单,成为世界500强吗?然而,当郭台铭站在了成功的顶峰,他却忘了那些日夜兼程、为了富士康的订单加班加点的普通工人;他忘了高层为了引进和扶持富士康而做出的政策优惠。

去年,我们一查富士康用地违规,有人说这是在加速让富士康出走。为什么会选择此时查办?归根结底,还不是郭台铭自找的。不久前,富士康听命于美国,奔赴美国建厂,结果那个所谓的美国超级工厂,从头到尾都进展不顺利,成了个笑话。到了2023年上半年,富士康再次跟随美国的节奏,宣布3000亿的产能产能转移至越南和印度,还在在中国大陆裁撤了32万个岗位。

富士康就像是吃饱喝足了,享受了一堆优惠,现在政策到期了,拍拍屁股就想溜。并且郭台铭还不消停,卸任鸿海董事后,还想把在大陆赚到的钱用到参选上。这种情况下,不查办富士康查谁?

再一个呢,为什么富士康要把生产线搬出去?就是苹果要求的。苹果为啥这么操作?无非是要配合美国的脱钩战略。富士康哪想走啊,但没辙,只能跟着苹果得走。如果不迁移,就意味着失去苹果的订单,断了生命线。

这两年,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富士康一会加大对印度的投资,一会又是退出,左右横跳,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。之所以退出印度的投资,显然是看穿了印度人薅羊毛的心理。但之后又回头加大投资,就是因为富士康在代工市场的地位日益岌岌可危,正逐渐失去苹果的青睐,在代工市场份额不断缩水。以iPhone 15系列为例,富士康已不再是独享订单的时代,必须和立讯精密、和硕、印度塔塔集团共享。如果富士康不跟着美国的步伐,不将生产线迁往印度或东南亚,美国就会切断订单,富士康依赖苹果订单苟延残喘的日子也将终结。没了苹果,富士康就剩半条命了。这才是富士康走人的真正原因。

富士康的离开,那就是天注定的事,跟我们没什么大的关系。富士康出走,那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流动,毕竟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,主要靠着苹果这一单一客户,风险着实太大了。对咱们来说,富士康一走也并非世界末日,我们需要寻找替代品,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才是正经事。别的代工厂也得长点心,别以为有了苹果这个大客户就能一直稳如老狗,如果订单消减你就哭去吧。我们自有我们的路要走。那些借题发挥的言论,不过是揭露了他们自身的浅薄和卑劣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
Top